亳州道地藥材之一亳白芍
亳州道地藥材之一亳白芍
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Pall. 的干燥根。夏、秋二季采挖,洗凈,除去頭尾及細根,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,曬干。亳州出產的白芍質量優良,是各產地白芍中的首選且產量較大,年產量約占全國的70%以上,故稱“亳白芍”或“亳芍”。因亳芍花期長,花朵又大又紅,亳州人民稱之為“花子”。亳芍在全國白芍品種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功效與主治:
亳芍性涼,味苦酸,微寒,具有補血柔肝、平肝止痛。斂陰收汗等功效,適用于陰虛發熱、月經不調、胸腹脅肋疼痛、四肢攣急,瀉痢腹痛、自汗盜汗、崩漏、帶下等癥。
飲食宜忌:
血虛陰虛之人胸腹脅肋疼痛,肝區痛,膽囊炎膽結石疼痛者宜食;瀉痢腹痛,婦女行經腹痛者宜食;自汗易汗盜汗者宜食;腓腸肌痙攣,四肢拘攣疼痛,不安腿綜合癥患者宜食;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緩解各種胸腹及四肢疼痛。亳芍性寒,虛寒性腹痛泄瀉者忌食;小兒出麻疹期間忌食;服用中藥藜蘆者忌食。外感實熱者忌服;濕熱壅盛,脾虛中寒便溏者慎用;秋冬季服用更佳;婦女月經過多者慎用。

食療藥膳:
1.白芍羊肉補血粥
白芍、熟地、當歸(炒)各5g,黃芪10g,精羊肉(剁細)150g,粳米100g。制作時,先將白芍、當歸、熟地、黃芪、生姜等放入沙鍋,加水煎煮2小時,去渣留汁,再下羊肉、粳米共煮至肉爛粥稠時,加佐料調味至鮮即得。此粥功能益脾滋腎,大補氣血?捎糜趮D女日常保健,亦適用于氣虛血弱,脾腎兩虧所致的面色萎黃或淡白無華,唇甲色淡,神被乏力,腰膝酸冷,四肢不溫,或女子月經稀少,甚或閉經,或產后虛羸,少氣缺乳,便秘不通等癥。今可用于營養性貧血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原發或繼發性閉經、產后缺乳、產后便秘,更年期綜合征,習慣性流產等。建議每日1劑,于早、晚空腹時熱食,可常服。
2.八珍雞湯
白芍、熟地黃、當歸各10g,黨參、白術各5g,茯苓15g,炙甘草6g,川芎8g,肥母雞肉500g,豬肉150g,雜骨150g。制作時,先將白芍、熟地黃等8味中藥用紗布包裹,扎緊,置沙罐中,加清水浸泡至透待用,將雞肉、豬肉切小塊,雜骨打碎,生姜拍破,蔥扎成小把,與藥包同置沙鍋中,加清水至滿,以武火煮沸,打去浮沫,用文火慢燉至雞肉熟爛,撈去姜、蔥及藥包,調味后即得。此湯功能補益氣血,健脾養肝。常用于中老年人的日常保健,且婦女用之尤宜,亦可用于氣血兩虛所致之神疲乏力,面色萎黃,月經稀少,閉經,產后體虛,乳汁不生,病后體虛等癥。建議每周1劑,可分次佐膳飲湯食肉,可常服。
3.當歸白芍蒸乳鴿
乳鴿2只,當歸15克,白芍20克,黑木耳30克,調料適量。鴿宰殺去毛洗凈,除去內臟,沖洗凈血水。當歸、白芍洗凈后用紗布包扎。黑木耳泡發后洗凈。將上述材料全部放入瓦盆內,加入適量清湯、料酒、調料。上籠屜蒸約90分鐘即成。吃肉飲湯,可單用,或佐餐服用。上為一人一日量,宜分餐服用。本藥膳可作為慢性肝病、肝硬化患者肝血不足、肝腎陰虛型的輔助藥膳,也可作為婦女月經不調的常用藥膳。
中藥故事匯:
芍藥名稱,初載《本經》,從陶弘景開始,分為白芍藥、赤芍藥兩種。目前藥材,白芍藥多為栽培種,赤芍藥則多為野生種,但在個別地區,如陜西所產的寶雞白芍,亦系野生種而作為白芍使用者。根條細瘦彎曲,大小不等,栓皮及須根痕較多,質松,粉性小,斷面射線不明顯,品質為次。
白芍宜入煎劑,或入丸、散。斂陰、平肝、治痢多生用,柔肝止痛多炒用,酒炒可減其寒性,F代中藥藥理學證實白芍有明顯的鎮靜作用,故昏迷患者忌用,嬰幼兒及老年人不宜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及單獨大量使用。
- 上一篇:亳州道地藥材之二亳菊花 [2016/4/5]
- 下一篇:沒有啦